陕重汽合资曼 红岩联手依维柯 重汽 两兄弟新生
2018-03-05 来自: 河南驭飞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289
司(原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向中国转让了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斯太尔重型汽车制造技术,从1983年至今,短短20年的光景,中国生产的15吨以上重卡,10辆中 有8辆采用斯太尔技术。这让曼公司感到眼热。
为此,德国曼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将作一个重要调整,从技术合作转向合资合作。陕重汽宣传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1月18日,德国曼公司总裁温曼率高层秘密赶到陕重汽,与陕重汽高层举行了内部会议,双方围绕合资问题展开了谈判。
刘科强向记者证实,目前陕重汽已经在西安北郊征地3500亩,拟建设一个大型重型车生产基地,年产规模将达到5万辆,车型集中在德龙2000系列。
而知情人士称,陕重汽与德国曼公司的合资公司正是新基地里的项目之一,与此同时,陕重汽还将与美国康明斯合资组建一个发动机项目。
刘科强认为,目前中国重卡市场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中国重汽、重庆重汽、陕重汽这三家有 着历史渊源的生产企业,其主力产品都是采用的斯太尔系列 技术。陕重汽目前的规划是,将目前的斯太尔技术逐步转型到号称“中国第三代重卡”的德隆系列,通过与曼公司的合作,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据了解,陕重汽今年确立的产销目标总量是3万多辆,其中曼F2000系列销售要达到1万辆。
红岩三结义
红岩重汽与上汽、依维柯的跨年度之恋终成正果,重庆卡福也再嫁他人。
今年1月14日,重庆重汽下属的红岩重汽和重庆卡福,在收回所有股权后,终于掌握了另寻良婿的主动权。
今年2月3日,重庆市经济工作会上,市长王鸿举透露,已成清白之身的红岩重汽将与上汽、依维柯在3月正式实现重组。按三方协议,各占1/3出资比例,具体出资金额尚未确定。
今年3月,重庆市经委有关官员透露,重庆重汽、上汽、依维柯的合资项目已敲定厂址,在重庆北部新区建设一个年产2万台重型卡车的项目。
据重庆市有关官员称,目前三方已完成尽职调查、资产评估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重组方案及合同、章程等草案。在可研报告中,三方甚至已谈到产品 平台、车型及今后几年的销售目标和投资计划。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引进依维柯技术,红岩底盘配装依维柯驾驶室的新型混装车,形成整车产品新品种。同时,要 将依维柯技术本地化,形成高档商用车生产平台。
而据红岩重汽宣传部部长孙斌称,去年红岩重汽销售达到1.8亿元,销售收入超过54亿元。今年1月,红岩重汽的销售收入也与去年同比翻了一番。而按照三方协议中的计划,红岩重汽今年销售汽车将达到2.6万辆以上,销售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
红岩重汽即将有好的归宿,其旗下的重庆卡福也将“再嫁”。据红岩重汽有关人士透露,重庆卡福与德国克诺正在加紧谈判,组建新的合资公司。新的合资公司预计在今年第二季度挂牌。
据悉,在去年初,德国克诺公司与重庆卡福汽车制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达成了合资合作意向。去年8月,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在德国慕尼黑访问期间曾访问 克诺公司。去年10月15日,德国克诺公司执行董事、商用车公司总裁绍特来到重庆,希望进一步了解该项目的有关情况,推动合作的进程。当天,王鸿举在市外 事大楼会见了绍特先生一行,并希望绍特此行能推进合作项目。王鸿举说,重庆市政府十分支持这一项目,重庆是中国的三大重型汽车生产地区之一,相信彼此的合 作是双赢,并会生产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绍特则相信双方的合作前景十分光明。
资料显示,德国克诺公司的制动转向系统在欧洲排名第一,具有资金和技术优势,而重庆卡福是国内重型汽车制造转向系统的老大,强强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而据北部新区管委会有关官员称,重庆卡福公司在北部新区经开区汽车工业园,已征地400亩,打造新的生产基地,今年年底在化龙桥的老厂将搬迁,将获得近2亿元补偿。
六强争霸
在陕重汽和红岩重汽各自“攀上高枝后,重型汽车市场龙争虎斗将愈加激烈。
近几年重型车市场竞争格局总的来说,是以“三大军团”为主导的群雄并起之势。2004年这种竞争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是市场资源的整合程度进一步加剧。虽然还有一些企业进入重型车领域,但还不足以对整个行业格局产生影响。
由一汽、东风两家公司形成的第一集团军在2004年重型车领域的市场份额虽略有下滑,但仍达到了64.53%,其霸主地位暂时无人撼动。
由中国重汽、福田欧曼、陕重汽、重庆红岩组成的第二家团,市场份额占到了30.98%。除重庆红岩外,其他三家在2004年中销量同比增长十分显著,达到了历史最 好水平。陕重汽超过重庆红岩,牢牢占据第五的位置。
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的销量加起来超过95%,第三军团市场占有率共为..49%,尚不足对第二军团构成威胁。因而,目前,重汽市场呈现六强争霸的格局。
虽然一汽和东风的霸主地位短期内无法撼动,但是也仍然感觉到了来自第二集团的挑战。去年,解放、东风两个品牌的市场份额从上年的84.2%下降 到65.2%,两个后起之秀中国重汽和北汽,市场份额分别由上年的5.2%和0%上升到11.1%和8.7%。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重卡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 烈。跨国公司、产业内外各种经营主体进入重型车市场,将对现有企业造成挑战,并将不断形成新的竞争格局。
红岩重汽在和一汽、菲亚特合资后,底气明显壮了很多,目标年产2.6万辆;而陕重汽在得到曼公司作为后盾后,也喊出了年产3万辆的口号。